不论是范文还是散文诗歌百科知识,总有一篇文章是您需要的!
当前位置: 好文学 笔下文学 文学评论内容页

闲话茶道(散文)

2023-04-23 17:02:38 原创 文学评论 手机版
有人把茶称为最好的饮料,我赞同这个说法。对于中国人,我想应该是没有人没喝过茶的了,这样看来,茶还是最流行的饮料。去一个人家里做客或者去一个客户那里拜访,主家首先会泡茶端上,当然也有咖啡,直接给饮料或者白开水的毕竟不多,就此还可以说,茶是待客之道。我喜欢喝茶,但是我对茶是外行的,我基本上算是一个比较率真的人,不喜欢伪装自己。但是有时候,在有些场合,我偶尔也会附庸一下风雅,装作自己懂茶道的样子。接过朋友们递过来的茶水,轻抿一口,随口说声“好茶”。人家也是开心的,开心之处不在于认为我懂茶,而是在于听到好话。“好茶”这两个字,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,主家听了都舒畅。

  我对茶叶的知识,很是匮乏。“学习强国”中有个四人大战的抢答题目,其中有两道科普茶叶的知识题目是这样出的:一道是“中国十大名茶中采用茶果间做种植方式的是:A大红袍,B龙井,C碧螺春,D六安瓜片,答案是C碧螺春”,另一道是:“中国茶叶历史悠久,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众多,其中浙江盛产的是A大红袍,B普洱,C西湖龙井,答案是C西湖龙井”。由于这两道题目经常出现,所以答案“刻骨铭心”,无论出题系统怎样把选项顺序打乱,我都能在半秒钟内选出正确答案。另外就是关于“茶马古道”的知识,说“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,兴于唐宋,盛于明清的()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”,共有A梅关古道,B茶马古道,C剑门蜀道,D丝绸之路四个备选答案,其中正确答案就是“B茶马古道”。说的是指我国唐代以来,为顺应当地人民需求,在西南和西北地区,以茶叶和马匹为主要内容,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品贸易通道。通道以川藏道、滇藏道与青藏道三条大道为主线,辅以众多的支线、附线,构成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,地跨陕、甘、贵、川、滇、青、藏,外延达南亚、西亚、中亚和东南亚各国。古道的存在,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,凝聚了各民族的精神,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,它是中国统一的历史见证,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。可以说,我对茶叶的知识也就仅限于此了。

  我办公室里有许多茶叶,云南普洱、张家界莓茶、黄山毛尖、滇红茶、福建白茶等等,种类很多。我最喜是白茶,白茶冲泡的茶水,汤色微黄、滋味鲜醇可口,口感清淡,喝过口齿留香,口气清新。不像普洱,可能也是普洱种类繁多吧,反正我办公室的普洱冲泡后第一泡看起来都非常浑浊,甚至第二泡了还有怪味,特别是生普,更是难以入口。普洱茶通常被做成饼状,泡开的茶叶,能看到里边许多残渣似的东西,我甚至怀疑那是地上扫起来加工而成的茶叶末。我的同事常常取笑我,说我不懂茶道,说不一样的茶叶,冲泡方式不一样,有的不能用100度的开水冲泡,有的茶需要女人泡,甚至泡茶的女人穿不同的衣裳泡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,其中算穿旗袍冲泡的茶水最为好喝,对此,我说他过于迷信所谓的茶道了,还说他之所以说穿旗袍的女人泡出来的茶好喝是一种心理作用,说他“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”,喝茶是其次,看穿旗袍的漂亮女人才是目的,属于秀色可饮型,他不服气,有一次他有模有样地用没开的水冲泡了一壶普洱,我试喝一口后,他连连追问我是不是不一样?我违心的说是“好喝一些”,我这也是不想让他失望,说好喝也是为了“团结友爱”嘛。

  还有一款茶我不喜欢喝,就是张家界莓茶,这款茶看起来真像发“霉”了一样,茶叶浑身布满白色斑点,同事又说我不懂,说这种斑点是自然形成,这款茶具有清热降火作用,但我还是不会喝这个茶。

  最近有个同事,送来了一盒“乌牛早”,属于绿茶种类,早就听说,喝绿茶对胃有害,说绿茶属于寒性。由于是早茶,而且每片茶叶都只有两个尖瓣,看起来非常高级,看在价格较贵的份上,我尽管也属于寒性体质,但也忍不住冲泡了一杯,淡黄色的茶水,片片茶叶像一根根银针,倒竖在杯底,趁烫轻抿一口,一股清香直浸心扉,顿时爱上了。

  茶有茶的文化,我有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密友,近年来爱上了茶道,他买了好多书,研究起了茶,他也是最早一位在自己乡下老家摆起茶桌的同学之一,去年还追潮流,特意在网上买来茶炉,在火上煎着喝,每每约了三五好友去他家喝茶时,他总是将茶经娓娓道来,让我颇感佩服,尽管他的茶经在我听来有点像“对牛弹琴”,但我还是羡慕他的记性,看过的知识都能记得住,不像我,过目就忘。

  说到农村,我想起来了小时候母亲给客人泡茶的情景,小时候我们几乎没有人会泡茶喝,口渴了时直接舀井水喝,不口渴更不会想着泡茶,没有茶叶是一方面,更主要的是没有这个习惯。家里的一点茶叶是父亲在野外采摘的,父亲摘的是野生茶树上的叶子,每年的三月份,雨水浇灌大地,茶树生发出鲜嫩欲滴的一片片尖瓣,有的像指甲盖,有的像刚从泥土中钻出来的黄豆苗儿,细细的、小小的、煞是好看。父亲将嫩得滴出水来的茶叶摘回来,母亲连夜放在铁锅里烘干、捏揉、再翻炒,经过一番不专业的手工制作,茶叶被母亲装罐子收集。遇有重要客人来时,母亲就拿瓷碗冲泡茶叶,母亲冲泡的茶叶,上面往往漂浮着一层油腥,那是碗没洗干净。让人想不通的是,那个时候母亲冲泡茶叶都要加入白糖,现在想来比较滑稽,但那个时候,茶叶里边放糖一定是给尊贵客人的一种厚待,其实,茶水里边放白糖是很拗味的,没有了那种淡香,或许那个年代并不这样觉得。

  茶对于中国人而言,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了,在中国大地上,不管是哪个角落,都有茶的市场,广州人还有喝早茶的习惯。我九十年代在湖北养蜂时,借住在当阳市的一户人家里,他们一家三口人,都喜欢喝茶,而且喝的都是浓茶,他们冬天烤火时,火上就放着茶炉的,一边取暖一边喝茶,生活很是悠哉,总有一些人的行为令其他人不解的,比如我在当阳的这户人家里,男主人吃完饭后,会当场喝一大口浓茶,然后仰起脖子,嘴巴朝上,咕噜咕噜一阵漱口,完了喉咙一松,“簌口水”进了胃部,不习惯的人看着很是不适。我从湖北到了云南之后,在昆明呈贡县下面的一个农村落脚,那里就有茶馆,五毛钱可以在茶馆里坐上一天,在茶馆里看看书,听当地人闲聊,很有电影里放到的“茶馆”的感觉。

  茶除了泡着喝外,还可以入馔,制成茶饼、茶粥、茶巧克力,也不知道这些辅之以茶叶为辅料的食物,到底是个什么口味,期待能品尝到。

《闲话茶道(散文).doc》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文档为doc格式